台灣的資通訊產業,有像鴻海這樣大型的公司,也有像英業達這種中型的公司,還有像工業電腦的樺漢這一類的小型公司,每一個廠商都有他的優勢或缺點,以及他們生存的利基。在台亞風能總經理劉弟勇的眼中,離岸風電的產業生態理當也應如此,只要廠商有能力蓋好離岸風電風場,應該讓不同型態的廠商都有發展的機會與空間。
「先撇開國營事業不談,以目前參與台灣離岸風電的開發商的資本結構、銀行籌資能力等狀況來講,能夠十拿九穩開發1GW(10億瓦),甚至1GW以上的可能就只有一家,因為大多數開發商普遍都需要靠銀行的專案融資去籌措風場的建設資金;基本上,一個1GW的風場可能至少需要從銀行體系取得1,000億元融資,而只有極少數開發商有能力出面或拿東西來擔保這1,000億元的融資,其他開發商得走專案融資。」在市場傳聞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二階段有可能調高裝置容量上限至1GW後,劉弟勇開門見山地講出這些話。
劉弟勇說,普遍來說,國內銀行大概就是一家只能借給開發商30億元,至於外商銀行可能會高一點,平均大概可以借給開發商36億元,主要是因為銀行的放貸不能過度集中,一定要分散,分散風險是銀行最重要的要求,所以會有個上限。換句話說,假設目前層參與台灣離岸風電的25家外國銀行都願意借你錢,且本國銀行也都願意借你錢,最多就是借到1,100~1,200億元,剛好能弄個1GW。事實上,目前有家友商雖拿到較大的裝置容量,但遇到的問題就是,聯貸籌措了將近1年多,還沒有辦法搞定。
持平而論,台亞風能其實也有能力去蓋更大裝置容量的風場,只是受限於自有資金規模不夠大,只能挑選適合自己的案子。「國外開發商有大型的開發商,也有中型的開發商,也有小型開發商,從宏觀的角度以及國家的立場思考,離岸風電市場應該要存在各種形式的開發商,這樣發展才能比較健全。」劉弟勇說。
劉弟勇進一步向本刊分析,以台亞風能來說,倘若你(政府)要給我1GW,台亞風能可能會跟你說我做不到,但這個做不到並不是技術能力的問題,而是有其他因素。但若是500MW,台亞風能就有能力。至於,你若給我200MW,我也做不來,因為銀行不會借我錢。500MW對台亞風能而言,就是一個能兼顧成本經濟效益的最適規模。
最近台海關係有點緊張,或許有一部分的外商銀行可能會受到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縱使這些外資銀行沒有受到台海緊張關係太大的影響,由於銀行對於行業別(公司)的放貸金額也有限制,所以未來外商銀行對於台灣離岸風電的放貸金額也會慢慢墊高,逐步逼近曝險的上限。可以預見,對台灣離岸風電的發展與建設而言,未來融資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
+886 2 2700 8588